冬至的相关习俗有哪些?

星座网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习俗,更何况是节日。冬至这天,既是节日,又是节气,那么会有什么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活动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广东地区的人们有在冬至这一天上香拜佛、放鞭炮的习惯。

2、吃水饺

在北方,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一晚热腾腾的饺子在冬日带给家人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暖心的祝福与寄托。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时间久远,便形成了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的习惯。

2、南方饺子

饺子是冬至的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3、狗肉羊肉

从汉代开始,就有冬至吃狗肉习俗。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而在现今社会,吃狗肉的人已经渐渐在减少。

4、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随之时间的流传,这一习俗也被保存了下来。

5、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形状,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来祭祖,有寄托吉祥和不忘老祖宗的意。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举杯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在台湾的同胞一直用这种方式表达过冬至,表达自己不忘“根”。

6、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7、麻糍

浙江和江西的著名特产--麻糍,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因此冬至吃麻滋也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麻糍的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是老人小孩皆宜食品。

加载全文
相关阅读
查询工具
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 姓名打分 姓名配对 生日密码 生命灵数 月老灵签 生肖配对 星座查询 星座配对 生日算命 周公解梦 苏珊米勒 星座性格 最佳配对 生日性格
为您推荐

超准!麦玲玲2025年运势

2025运势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什么

中国节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节日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24节气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宗教文化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民间传说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