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汉传佛教的信众来说,吃素是常事,而在国人的印象里,吃素总是和和尚、佛教联系在一起。今天说说古代中哪些日子是适合吃素的?看看古代历史中的由来;
要吃素,这讲究概括起来,便是“年三月十”。所谓“年三月十”,便是指一年里三个月的前半月,加上每个月的十天,需要吃素。
这些讲究,是根据农历来的,所谓“年三月十”,分别是:农历正月、农历五月、农历九月,这三个月的初一到十五;以及每个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便提前至二十七)。
对于吃素“年三”的说法比较少见,而每个月十天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被称作“十斋日”。
“十斋日”的说法,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不过,这十斋日里,原本属于佛教的只有六天,其余四天是从道教那儿来的。
这种斋戒、吃素的习俗,是从唐代开始,一直流传至今的。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正月,高祖李渊下令:每年的正、五、九月及每月的十斋日,天下普断屠杀(更不能吃肉)。
正、五、九月,原本便是佛门所提倡的“三长斋月”,信徒们从初一到十五要吃素,此外,佛门还鼓励大家在每个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几天吃素,称为“六斋日”。
但是,李唐统治者出于实际统治的考虑(皇帝姓李,推尊道家圣人老子李耳),需要照顾道教的习俗,所以,就在六斋日之外,加上了道教提倡的每个月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这四个斋日,加在一起,便是“十斋日”。
于是,佛道两家一起,贡献了流传至今的吃素的习俗。
当时,李渊所下的断屠诏中说:“释典微妙,净业始于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杀”,可见这“十斋日”的诞生,也是佛道两家融合的结果。
唐代,吃素并不是信徒的个人行为,而是皇帝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制度,而到了今天,“年三月十”的吃素的讲究,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个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