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什么节日
星座网不同风俗,不同来历
有传说称寒衣节源于一个悲恸的爱情故事。相传在秦朝的某个十月初一,孟姜女带着棉衣,来找在修长城的夫君,得到的却是丈夫已故的噩耗。悲痛欲绝的她在长城脚下痛哭,以至于城坍墙圮,露出了累累白骨。而后,孟姜女将冬衣一一烧掉,寄托哀思。
为了纪念孟姜女的坚贞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后人形成了送寒衣给逝者的习俗。
而送寒衣的习俗,另有说更早可追溯到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七月、九月”即为夏历秋季。到了农历九月,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日益逼近的寒意,妇女开始缝制御寒的衣物,因此,九月又称“授衣月”,寒衣节,也叫授衣节。此时“寒衣”的内涵更多在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祭祀节日“寒衣节”。它和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因为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所以人们要送去五色纸做的寒衣,祭拜逝者,寄去思念。
在古代,衣服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不单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还在于衣服是生存之必须,在秋冬尤其重要,用以抵御自然风霜的必要的生存用具。在劳作之余,提前预备御寒物件,是从有人类社会就是一种自发传承的行为,如贮存树叶以及动物皮毛等;而自有编织、纺织以来,准备衣裳则是人们生活的大事件。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诗经•豳风•七月》是先秦时代劳动人民的诗歌,反映当时的生活。那么农历九月,天气转凉,正是需要下一季或两季衣服的时候。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唐朝•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唐玄宗天宝二年发布诏令,正式将九月初一定为授衣节,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们可以休息打理自己,祭祀祖先。
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在十月上旬,会有专门的对将校赐予锦袍,就是高级棉衣的仪式,以鼓励他们戍卫之辛,所以宋朝有十月授衣的说法。
而随着授衣仪式就是皇家的祭祖,延伸到民间,唐朝的九月授衣,就演变成十月寒衣节。
此时民间准备好了自己的秋冬衣裳,天地冷暖人间心,开始了给先人祭祀,烧寒衣。
所以农历的十月一日,叫做寒衣节,给先人烧衣裳,称之为送寒衣。成为清明中元之后,又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寒衣节逐渐发展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
其中,最为流行的习俗便是“送寒衣”。在这一天,人们会烧纸制的寒衣、纸钱等物品,以示对先人的关怀与敬仰。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特殊的祭祀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与纪念。
并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
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