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守岁,其乐融融。中国的文化就是在这些习俗中传承的,是不可或缺的仪式。
大过年的,最重要的是不能生闲气,要和气生财,别打骂孩子,要带孩子一起孝敬老人,带孩子一起感受民俗传统,我们的文化就是这么一代一代接续传承的。
除夕夜,就是年关夜,要祭拜祖先祈求平安,家人们欢聚一堂,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这是孝敬的表现。
其实关于压岁钱,还有一些大家所不知道的冷知识,今天就和水玲师傅一起来看一看。
压岁钱到底啥时候给最好?
现代人给压岁钱往往比较随意。很多人从除夕前就陆续给了,他们认为:只要是在大年初一之前给就行?
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压岁钱肯定应该除夕给,至于是除夕的早上还是晚上给,则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搞清楚这一点,咱们需要先明白压岁钱的来历。
传说,在古代有一种名叫“祟”的小妖,每年到了大年30的晚上就会出来害人。
而孩子们因为体弱,则成了他们伤害的对象。它只要轻轻摸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孩子就会发烧不适。
古人为了保护好孩子,就发明了“压岁钱”,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能用压岁钱来“敬献”给“祟”,以达到免除受伤的目的。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让孩子能有钱买一些爆竹等物,吓走“祟”。
了解清楚了这一点,大家就应该明白:压岁钱在小妖会出来的大年30给,显然是最合适的。
而且,一般认为小妖出现的时候是在吃过年底饭后,所以古人基本会选择在晚饭后人孩子压岁钱。
给纸币和给硬币,到底哪种会更好?
关于这一点,也是很多家长在争论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人都是怎么给的?
文献中的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
那时候人们很讲究,特制了一种钱币状的压岁钱给孩子们。
这种专铸的钱币并不能在市面上流通,也就是说孩子拿它是买不到东西的,但它却非常精致。
因为上面往往会铸刻上各种吉祥的文字,比如:去殃除凶、天下太平等。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象征美好的龙凤、星辰等。可以说,汉代人真的是相当有心了。
这一习俗传到唐时,则由不能流传的特制压岁钱变成了普通的钱币。
大人们往往会用一根彩色的绳子,把压岁钱穿成一串,挂在孩子睡觉的床脚。
此后的宋、元、明、清各朝的做法,基本大同小异。清人有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说的就是给压岁钱的事。
那么纸币能否达到压岁的目的呢?
从压岁钱的用途来说(讨好小妖或买爆竹吓走小妖),除了汉代外,古代各朝各代并没有赋予铜币其它意义。
而且在民国时,就已经出现了用连号新纸币作为压岁的现象,因此如果实在没有硬币,用纸币也并无不妥。
当然,如果想讨彩绳这个吉利的做法,用绳子绑了一些硬币的做法,显然更符合古代的传统。
不过,也有朋友会说:现代人往往习惯手机转压岁钱,根本用不着现钱。
恭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