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巳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
星座网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三月三”节日最早起源于汉族上巳节,如今上巳节在我国汉族大部分地区已与清明节、寒食节三节合一。
但壮族、侗族、仫佬族、白族、彝族、黎族、苗族、布依族、瑶族、畲族等民族,依旧视其为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仍保留有“三月三”的节日习俗。
“鬼节”称呼从何而来
上巳节与祭祖有关,并且自古有驱邪、祓禊、祈祷的仪式,所以古人认为此节期间,可以与阴阳两隔的亲人沟通,久而久之被传为“鬼节”。
中国古代文化中,鬼神信仰深入人心。民间信仰中,农历三月初三被视为鬼门开启之日,传说冥界的鬼魂会借此机会来到人间。
虽然在如今看来是迷信的说法,但对当时的古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称谓既带有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也包含了人们对平安吉祥的期盼和祈愿。
上巳节的起源
关于上巳节起源之说,大体可分为三种:黄帝诞辰日、祓禊避灾,祭祀求子。
①轩辕黄帝诞辰
中国自古便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华夏始祖的赫赫明德与伟大功业,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祭祀庆祝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上巳节。
②祓禊避灾
这一说法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古代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古人认为,水为至洁之物,将水以香草浸泡后清洁、沐浴,便可去除邪气,免除灾祸,以求福祜。
后逐渐演变为人们在每年三月上巳日自发到水边进行游乐活动。
③祭祀求子
在关于上巳节起源的众多说法中,祭祀高禖以求子说为众多学者所认同。
“高禖”是掌管人间婚配、生育之神。
由于活动以求子为目的,且男女接触日益频繁,逐渐演变为每年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相会于水滨之上,游戏欢闹、载歌载舞,而后相沿成习。
传统习俗活动知多少
①祓禊畔浴
在上古时期,节日的作用就是驱邪避灾,实际原因是由于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们急着去洗越冬后第一次澡。
唐宋时流行泡温泉尤其露天温泉池,以春水洗涤污垢,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
②求偶求子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③曲水流觞
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并赋诗一首,水一般则要弯曲才行。
曲水流觞的风景要很雅,魏晋以来由于文人文化的兴起,贵族多在优雅的庭院,庄严的宅院里,假亭山石,人工弯弯的曲水。
④射雁司蚕
上巳节期间还进行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
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蚕,采桑喂蚕。
除此之外,不同的少数民族还有着不同的民俗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为自己本民族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
①壮族
广西壮族人们会在三月三这天,祭拜祖先、对唱山歌、抢花炮、吃五色糯米饭、打侗鼓、碰彩蛋、抛绣球等,极富壮族特色。
②畲族
身穿节日盛装,用山哈酒与乌米饭祭祀祖先,通宵达旦举行歌会,是畲族的传统习俗。因此这一天也叫做“乌饭节”。
③布依族
布依族称“三月三”为“年三”,十分隆重。正值农耕的重要时节,因此布依族人民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具有农时节日色彩。
④黎族
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盛装,在对歌以及跳竹竿、打狗归坡等体育竞技中择偶婚恋。并且放假两天。
⑤苗族
“三月三”也是苗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杀鸡买肉,备好“元宝”香烛,煮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
⑥侗族
对歌、踩芦笙、抢花炮、斗牛斗鸟、祭祀挂青等,尤其是抢花炮最具特色,所以又名“花炮节”。
参考资料:
[1]李学思.上巳节与“三月三”节庆下的民族交融——基于《诗经》等文献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J].黑河学院学报,2024,15(01):181-184.
[2]李富强,覃淑霞.“三月三”历史与时代价值新论[J].桂海论丛,2023,39(05):83-89.
[3]孙欢.近五年上巳节研究综述[J].西部学刊,2024(01):136-139.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4.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