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有什么风俗?苗族的民族风俗介绍

星座网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1. 婚姻习俗:苗族的婚姻习俗十分独特,他们有“赶考”、“打糊”、“抢绸”等婚礼仪式。其中,最为特别的是“赶考”,新娘需要在婚礼当天解决三个谜题,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和新郎共度一生。

2. 服饰:苗族人的服饰十分华丽,女性常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衫、蓝色布裙、长头巾等,男性则常穿蓝色长袍和长裤。同时,苗族人还会佩戴银饰,如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等。

3. 音乐舞蹈:苗族人喜欢音乐和舞蹈,他们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如“踩竹马”、“打铜锣”、“跳花鼓”等。这些舞蹈都富有民族特色,能够展现出苗族人的热情和豪放。

4. 食品:苗族人喜欢食用辣椒和酸菜,他们的特色菜品有酸汤鱼、腊肉炒花菜、酸辣土豆丝等。同时,苗族人还有自己的酒文化,如“醉酒节”、“喝酒排场”等。

总之,苗族人的民族风俗十分独特,展现出了他们热情、豪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的民族风俗介绍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1、苗族的节日

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2、饮食习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

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

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

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

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

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

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3、婚丧习俗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

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4、服饰特色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

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

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苗族有什么风俗?

苗族习俗     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诚朴憨厚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古朴的礼仪和传统道德风尚。

尊敬长辈和老人是苗族社会一大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晚辈忌叫长辈的名字,按照辈分称呼问候。

长辈或平辈进屋,年轻人站立迎候,让坐并倒茶敬烟。

长辈在座,晚辈不得高谈阔论,指手划脚。

路遇长者,年轻人主动让路,如长辈肩有重担,便主动帮忙,不得超越前行。

宴会及公共场所,长者先入正席落座。

逢年过节,宴席中的鸡肝、鸡锥必敬席上长者。

济困扶危、互帮互助是苗族又一社会习尚。

农忙季节或建造屋基,谁家有困难,亲朋好友熟人便主动帮忙。

某寨遇上火灾或水灾等重大灾难,邻近村寨自动捐资献物,助其重建家园。

某户家有丧事,全寨不分远近亲疏,全力相助,不计酬劳。

苗族重感情,热情好客。

平时乐于接纳过路客人,并以油茶、酒食相待。

重大年节,每有外户芦笙队进寨,则全村出动迎接,盛情接待。

客人离村,家家户户包午饭,礼送客人出村。

苗族讲礼节、重信誉,主人不能随意从客人面前来回走动,客人亦同样不能失礼。

路遇行人,无论相识与否主动问候。

与人分手,热情道别。

平时上山,遇见柴草、木头、地蜂窝打有草标记号,视为有主,不得乱动。

苗族在新婚喜庆场合有敬酒赠礼之俗,当天酒席结束,主家另设一席,桌上摆着12只碗,桌边停放一箩筐酸鱼、鸡鸭肉,主人端坐桌边,旁边是族兄弟,周围是赴贺亲友,主人先从舅爷、女婿和姑爷开始,然后到其他亲友逐一敬酒。

旧时用硬币,客人将礼金投入酒碗,双手捧给主人,主人略饮一点后便交给旁边的族兄弟,然后回敬客人一碗洒,顺手将酸鱼、肉递过去。

一般送礼一条酸鱼,厚礼敬几条或一篮酸鱼。

现时用纸币,客人将票子拿在手里,待主人喝完才投入碗中,但主人不可能每碗喝完,只示意的喝一点便给旁边的族兄弟代喝。

然后才接礼金,置于桌上。

苗年期间,村与村打芦笙同年时,或节日到邻村做客,青年男子也向主人的姑娘行此礼。

行礼完后,双方坐下来对歌,常常通宵达旦。

男女青年交往有互相送行习惯,途中分手,男的送给女方钱币,女方报以自作的锦带作留念。

苗族节日与风俗

1、苗族节日

(1)一月:动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在这一天苗族人都不会出远门。

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苗族人会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

玩年节相当于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和一些节庆日。

(2)二月:2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是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三月:3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

(4)四月:4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五月:5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六月:6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七月:7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八月:8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等活动。

(9)九月:9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十月:10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2、苗族风俗

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苗族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了,这个民族分布的较广,人口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也算是比较多的了。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来说说苗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一些社会制度也和汉族相差很大

(1)社会制度。

苗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苗族的社会制度主要为鼓社制、议榔制、理老制等。

一般来说鼓社制就是一个同宗,或者是数个自然村寨组成的组织。

议榔制是指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

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2)饮食。

苗族人最有特色的饮食习惯,就是非常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酸汤酸菜。

(3)禁忌。

在苗族有一种很奇特的产忌,就是忌讳孕妇与孕妇会面,也忌讳孕妇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还有就是关于农事的忌讳,在田间的适合忌讳提到老鼠,因为怕它们听到来糟蹋庄稼。

加载全文
相关阅读
查询工具
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 姓名打分 姓名配对 生日密码 生命灵数 月老灵签 生肖配对 星座查询 星座配对 生日算命 周公解梦 苏珊米勒 星座性格 最佳配对 生日性格
为您推荐

夏瑜2025年星座运势 · 12星座行动指南

2025运势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什么

中国节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节日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24节气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宗教文化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民间传说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