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春闰月遇上清明节:2025扫墓有何特别?

水玲师傅(作)   星座网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因其独特的祭祀意义和春天的气息,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在的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内容,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而上巳节有郊外游春的习俗,因此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2025年的清明节注定不平凡——这一年不仅是“双春年”,还恰逢农历闰六月,形成了罕见的“双春闰月”现象。

民间素有“双春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引发热议:是坚守传统禁忌,还是遵循情感表达?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提前了解,方能避免遗憾,安稳度过这个特殊的清明。

何为“双春闰月”、晚清明

1、双春年

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双春年”,也就是说,在乙巳蛇年里将会经历两个“立春”时节。

2025年的立春分别落在农历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和腊月十七(2026年2月3日),形成“两头春”的奇观。这种“双春”的年景,往往会给人一种时间上较为“混乱”的感觉。

传统认为“双春”象征好事成双、生机勃发,但也因气场变化频繁,需谨慎应对。

2、闰月

农历为阴阳合历,为平衡与公历的时差,古人采用“19年7闰”法。

2025年因农历六月后缺少中气“处暑”,故增设闰六月,全年共13个月。

此举虽为历法调整,却衍生出“闰月不祥”的民间联想。

3、晚清明

2025年清明为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属“晚清明”(气温回暖较慢),叠加双春闰月,传统认为此时磁场敏感,易扰动家宅运势,故有“忌上坟”之说。

根据一些民间说法,“双春闰月清明不上坟”似乎成了许多人流传的禁忌。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传统的祭祀活动并不受这些迷信的影响,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心意去祭祖才是最重要的。

“双春闰月不上坟”是迷信还是智慧

传统禁忌的深层逻辑古人以农耕为本,“双春闰月”可能导致节气与农时错位,为避免耽误春耕,衍生出简化祭祀、减少外出的习俗。

此外,“双春”气场波动大,动土、婚嫁等重大事项易触犯太岁,需谨慎行事。

现代视角的理性审视历法专家指出,“闰月”仅为协调时间的科学设置,并无吉凶属性。

另外清明节上坟并不局限在清明节当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的说法,

也就是说清明节的前十天至后十天都是可以上坟的,上坟只要有孝心,时间早晚关系不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合理安排。

不过说到上坟,那么讲究可多了。

1、老话说“上坟不过未时”,

说的就是过了下午3点钟我们就不要去上坟了,这点很好理解,坟墓一般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上坟需要长途跋涉,如果去的时间晚了,那么回来的时候可能天要黑了,人在返回时难免会发生意外;

2、上坟时要有敬畏心

我们在上坟时要有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不得说冒犯祖先的话,也不要随地大小便,在祭祀的过程中更不要偷吃祭品。

还有一点很重要,在上坟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只供奉祭品,一定不要忘了整修坟墓。

如果坟墓周围的杂树杂草过多,那么我们要进行清理,以防坟墓被树枝掩盖,如果杂草杂树掩盖了坟墓,那么坟墓以荒坟无异,在外人看来这是不孝的表现;

此外,如果发现坟墓有孔洞或者塌陷的迹象,那么我们还要进行必要的培土,因此上坟我们可不要忘了携带镰刀、锄头、箕等工具。

清明祭祖的核心是情感表达,若因禁忌放弃扫墓,反而可能割裂文化传承。但民俗学者建议尊重地域差异,可调整祭祀形式以兼顾传统与情感。

清明节这几类人不上坟,趋吉避凶

1、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上坟

老人不上坟,并非出于对他们的轻视,而是出于对长者身体与心灵的深切关怀。

墓地常居僻静之地,长途跋涉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他们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难以抵御风寒侵袭,上坟之路对他们而言,或许过于艰难。

更何况,上坟之事常伴随着哀思与回忆,对于历经沧桑的老人来说,再次面对亲友的墓地,无疑会勾起他们深藏的悲伤与哀愁。因此,出于对他们身心健康的考虑,传统习俗中便有了老人慎行上坟路的说法。

2、幼小的婴童不上坟

孩童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然而,墓地这一庄重肃穆之地,并不适合他们涉足。

墓地氛围压抑,对于好奇心强的孩童来说,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祭祀活动中涉及的死亡话题,也可能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

更何况,墓地多位于偏远之地,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孩童随同上坟,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护孩童的身心健康,传统习俗中便有了孩童避坟为安康的说法。

3、孕妇不上坟

对于家中有孕妇的家庭来说,在清明节时最好不要让孕妇去祭祖扫墓。怀孕后,孕妇的身体会变得笨重,行动不便,因此应该多在家休息,好好养胎。

许多地方的先人墓地都建在山区,山路崎岖难行,即使对普通人来说也颇费力气,更何况是怀有身孕的孕妇呢?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胎气,得不偿失!

4、身体患有重症者

人若患病,其气必阴,此时最容易招致外邪。大家可以理解为“同频”,阳气十足的人,阴性信息会感到不舒服,会远离。

墓地本属阴,周边各类阴性信息十分繁多,偶然招之,实无必要。同理,大病初愈者不宜去墓地。

传统禁忌反映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但无需过度恐慌。2025年清明是否上坟,应结合家族习惯、个人信仰理性决定。

重要的是心怀感恩,而非形式束缚。做好准备,坦然迎接“双春清明”。

2025年的清明,是历法巧合与传统智慧的碰撞,亦是文化传承的试金石。

无论选择墓前追思还是云端缅怀,提前规划、尊重差异、保持敬畏,方能不负春光,不留遗憾。

清明不仅是祭祀的节日,更是万物复苏、生生不息的象征——心怀希望,方能与时代共成长。

本文作者

水玲师傅

周易研习专家
加载全文
相关阅读
查询工具
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 姓名打分 姓名配对 生日密码 生命灵数 月老灵签 生肖配对 星座查询 星座配对 生日算命 周公解梦 苏珊米勒 星座性格 最佳配对 生日性格
为您推荐

静电鱼2025年4月星座运势

本月运势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什么

中国节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冬至是几月几日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下元节是鬼节吗

中国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国节日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24节气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宗教文化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民间传说

↑上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