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在阳极之时,巧妙守护人生运气

水玲师傅(作)   星座网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曰:“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影短至,故为夏至”

进入夏至节气后,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也将随即到来。

夏至日“阳极一阴生”,阴气不断上升,我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如何在这个月中迎接好运气?

2024年夏至节气

时间:6月21日4点50分46秒

起止:6月21日—7月5日

干支:甲辰年 丙辰月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就逐渐南移,人们能够明显感知到的变化就是:

这天的白昼最长,之后就昼渐短夜愈长。

在二十四节气当中,夏至早在春秋时代已确立。「夏至」又叫「夏节」、「夏至节」,「至」有极的意思,「夏至」就代表阳气到了极致

由于古人用土圭量日影,而「夏至」这一天的日影最短,即一年中黑夜最短、白昼最长,故被称为「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易经》中的夏至秘密

在易学中,称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阴阳除了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规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关系,那便是所谓的否极泰来或泰极否来。一件事物状态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必然会往极端的相反面变化。

而夏至,就代表着这一整年,已经到达了阳极,开始生阴的时刻了。

夏至上卦对应乾卦,六爻皆阳,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进入盛夏,下卦对应巽卦,在此以后,阳将渐消而阴逐渐增长。

所以夏季也被称为“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因为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

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如夏枯草),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太极图真的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啊,大家平时可以多多观察思考。

今天我们通过五行阴阳平衡之理,结合日常行为,可以起到祈福旺运的目的。

夏至三候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朝前生。麋,形大,属阴,角向后生。

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文化与习俗

在古代,夏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端午节。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除了祭祀外,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

到了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朝中百官还要放假三天。而辽代时夏至日称为“朝节”,妇女们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

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

《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

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养生,“三避”为先

1、避暑

高温环境下,人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

避暑应当注意采取的主要措施:

2、避湿

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

避湿的主要方法:

3、避寒

中医认为,夏季为了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患上疾病。

避寒主要包括:

至养生提

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一个安内,一个攘外。热极而寒生,寒生百病重。一起来了解下夏至养生要注意的地方吧!

1、夏至养生先养心

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黄帝内经》说,夏季要使志无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压抑自己。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2、夏至养生调起居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晨练并非越早越好。在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

3、夏至养生重饮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不可过度地吃热性的食物,冷冻蔬果则应适可而止,过度的进食会损伤脾胃。忌夜食生冷,夏季夜短,夜间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会有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夏季五行属火,五行对应心脏。而夏季火旺,对属金的肺克制比较严重。夏季饮食宜苦,食用味苦的食材可以有助于心气、肺气。

本文作者

水玲师傅

周易研习专家
加载全文
相关阅读
查询工具
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 姓名打分 姓名配对 生日密码 生命灵数 月老灵签 生肖配对 星座查询 星座配对 生日算命 周公解梦 苏珊米勒 星座性格 最佳配对 生日性格
为您推荐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24节气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一年中适合吃素的日子有哪些

宗教文化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关于月老、月老灵签的传说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古代四大美女之羞花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鱼

民间传说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古代四大美女之落雁

民间传说

关于使用筷子的礼仪

关于使用筷子的礼仪

民间礼仪

观音菩萨得名的由来

观音菩萨得名的由来

民间传说

关于立夏的故事传说

关于立夏的故事传说

民间传说

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

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

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