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风水论紫金县客家祠堂文化

曾祥裕(作)   星座网  

广东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0′-115°30′,北纬23°10′-23°45′。东接五华县,东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南与惠东县相邻,西南与惠阳市惠城区相接,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相接,北与东源县交界。全县境域:东至南岭镇东溪村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南至上义镇搼蓬村,北至白溪管理区燕子岩。东西长8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619平方千米(简册)/3627平方千米(1994年土地详查面积3621.24平方千米)。全县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小小的紫金城,论经济实力在广东属欠发达地区,但论文化特色却不逊于其它历史文化名城。据该县博物馆叶老师介绍,历来紫金人素有建造祠堂的喜好,几乎村村都建有祠堂。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大小祠堂500多座。现今,在县城的下厚街和儒林街附近就有34座不同姓氏的祠堂。

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们踏着青砖石板路,漫步在紫金县城下厚等街巷时,惊喜地发现处处林立着古祠堂,与老县衙相邻,当地人称其“百姓宗祠街”。据统计,在这条长仅450米、只要几分钟就能走完的老街上,就有黄家祠(始建于嘉庆年间)、苏家祠(始建于万历年间)、卢家祠(始建于崇祯年间)、刘家祠(始建于康熙年间)、江家祠(始建于嘉庆年间)、罗家祠、赖家祠、李家祠、陈家祠、彭家祠和周家祠11座祠堂,是紫金县城祠堂最多的一条老街。

为何小小的紫金县城县衙附近纷建这么多各姓氏的祠堂?

一打听才知当地人都认为县府风水好,前朝官山嶂,后枕状元峰,文脉就在这片街区,所以祠堂都围绕县衙建造,尤以明清两朝建的祠堂最多。不过,同行的朋友说,紫金县堂局不大,现在出的人才越来越少,此风水玄机的答案尽在俗语“铁网罩离头,金龟水上浮,人无三代富,做官不出头”。

据称,形成如此密集的祠堂还有另一个原因。当初紫金建县时全县人口还不到5000人,开县的几任知县都为人气不旺、经济萧条而苦恼。此后,有人采纳了乡绅的建议,在县城建学宫书院,招各乡各姓学子来县城读书,同时动员各姓氏家族在县城建祠堂。对于建祠堂用地,当局还网开一面,全部免费提供。于是,各姓氏家族纷纷抢占地盘,大兴土木,而且互相攀比,不甘落后。到清朝嘉庆年间,祠堂街逐渐形成气候。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它的功用第一就是祭祖。宗祠是一族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祭祀祖先,教育来者”,“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

客家人迫于战乱等因素,从中原迁徒到南方历经艰辛,生存条件的艰难,更需要精神支持,最有力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宗族内部的团结,血浓于水,这时用祖宗的旗号来团结族人,就显得恰到好处。崇祖,天经地义,孝道使然。许多客家人的祖先中都有显赫人物,对于客家人来说,祖先是其骄傲,又是其精神支柱。因而,客家人在艰难的南迁中,仍不忘身上带着两件东西,一是族谱,太平天国战乱时,绩溪上庄宅坦胡氏族人胡志高丢弃全部家产,背负宗谱逃难的动人故事让人感叹不已;二是肩负祖先骸骨,到了新的定居点,则将之擦洗干净,置于“金罂”,重新埋葬,其浓厚的崇祖观念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防御外族侵犯一般聚族而居,实质上给族权的管理带来方便,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凝聚力,是宗族文化中的核心精神。

祠堂作为耕读文化和农耕自然经济的标志,单一地分布在一个家族、一个聚居地或一个村落之中,通常星罗棋布的遍及全国各地。据大致的统计,现存客家祠堂中,有一半左右是始建于明朝的。

在清代,客家人营建祠堂的势头有增无减,这就使得客家祠堂的数量在清代达到高峰。当时的客家地区,“族必有祠”,“巨家寒族,莫不有家祠,以祀其先,旷不举者,则人以匪类以摈之。”2008年我在安徽绩溪县考察时,惊叹该县祠堂之多冠于全国。如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祠堂数增至340余幢。当时绩溪全县人口只有八万一千多人。平均230人就建有一座祠堂,可见当时徽州立祠之风何等盛行。

祠堂又分总祠和分祠、支祠。总祠是合族为祭祀始迁祖而立的宗祠。该族之人,人人“有份”。它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其建制规模比宗族其它种类的祠堂要较大。分祠、支祠越多越说明其宗族发丁多,人丁兴旺是各个宗族追求的目标。所以,往往借助风水力量来促进宗族人口繁衍。

风水讲究方位。要有一个好坐向就要精心选址。而选址必须遵循风水法度。得风水之胜,须是村落中的宝地。藏风聚气是其主旨,依势造形、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围绕真穴的,案秀水绕做文章。评价一个环境的风水优劣,一般有三个标准或条件:一为龙(山岭的脉络),发脉要雄壮磅礴,奔腾有势,落颈要俊秀、灵活,结基要丰、敞;二为局(即对景),自总脉分出的支派,要重重围拢,能成基地拱卫,基地对景,须湾环回托,罗列各峰,要各有格构,或旗或鼓、或印或案;三为水,基地前面,最好能逆大江,但水不宜直冲基地,水口要回环,最好有种种关栏水口的山岭或沙洲,立在基地以看不见水的出口为佳。通常认为,龙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财路。

有如此好的风水气场,祠堂的外观及内涵才能借此得以凸显。最好过堂水要有生旺水,正如《玉尺经》云:“人丁实系于长生,财禄必根于官旺。是以生水朝堂,螽斯千古。官旺聚局,食禄万钟”。

石城长溪村背靠重重围绕的青山,整条山脉奔腾成势,雄壮,磅礴,宽阔的琴江从层层叠叠的山脉中流出,绕村回转。从高处鸟瞰,长溪村确是山环水绕,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祠堂的地位在族人心中至高无上。祠堂作为族姓胜地的象征,在选址时大多建于族群区域的核心位置,有的背靠大山,有的面对水塘,无不暗含“富”字的寓意。古人寄望丰衣足食、生活富裕,所以在祠堂建筑布局上,也寄予着希望。将“富”字笔画构件分解,宝盖头,是有靠后山的祠堂建筑,“一”字就是门前的屏风,“口”就是水塘,水塘之后就是良田。

祠堂的外形基本上是整体长方形,前有主大门和侧门,主次分明,内有天井采光。外有明堂聚气,还有半月形的水塘,符合天圆地方,天地互通的规律。

祠堂的上下厅之间,必有一块天井,这都与风水观念有关。

说到天井,多说两句,因为天井有风水玄机。天井的作用,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养气”,从建筑功能来看是为了采光和提供共享空间。传统的观念认为:天井是藏蓄之所,是财禄的象征。融“四水归堂”于天井,有言曰:“天井乃一宅之要,财源攸关,要端方平正,不可深陷落糟,大厅两边有异,二墙门常关,以养气也。凡富贵明堂自然均齐方正,有一种阴阳交媾之美。”这里要求天井所以被看作是财禄的象征,以养生气,体现阴阳交合之美。

天井所以被看作是财禄的象征,还因为它是排水之所。天井在向外排水时,不是直泄而去的而是屈曲绕行的,以表明家财聚而不散去。《风水讲义》一书中对排水路径作过较详细的论述:“水沟者,即居室内之出水阴沟也,宜暗藏,不宜显露。决沟折水宜顺地势,按子位屈曲而出,则气不流散。若直泄前去,则财不聚。如几宅并排居住,宜在门外横凿一沟,过门远抱出水方吉。若开门,财散不住。对门放水亦不聚财,水于两旁,富而悠久。人字流去,败财杀伤。凡丙午向,宜从前天井右边辛方回流,中天井从庚方回流,后天井从乾方出外口,水的排放应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不可穿房,不可直泄,曲屈暗流,回环而去”方为吉利也。杨公风水一般排水是采取三神排水法,里面有房分的奥秘。

祠堂外环境讲究田园风景。江西宁都东龙村宗祠就处于一个美丽风景之中。清康熙十二年,孔子裔孙、翰林院学士孔敏英对东龙的田园景致做过这样的描述:“其形胜则四面皆山,高峰顶上中开大段,豁然平旷,良田美池,阡陌交通,步履所至,湛然如大明镜……两洁清流,一隘疆分,文峰东秀,御屏西峙,金星尚桥,玉堑天。龙峡高耸,翠巍嵯峨,阁建凌霄,桥巩文昌,屋舍俨然参差者,万瓦康庄。衢辟曲径者,四路贞松挺翠,绵亘数里。桃、梅、梧、柳、绿竹成荫,如虬如龙,似画似图。犬桑麻,都非恒境,宏信者屡矣,每当旋归,流连不忍去之。予听之,不禁击节曰:桃源洞欤仁厚里也。”这般描写,与“桃花源”相比,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间百姓对风水的痴迷喜欢喝形。喝形之瑞象,激励本族人,并以此为荣耀。山西建德新叶西山祠堂,是新叶村叶氏总祠,始建于元代,先后两次迁址,清康熙九年(1670)在“精堪舆家言”的叶溥主持下,将祠堂移建西山之阳现址。祠堂地势高敞,正对数里外被喻为“母亲”的三峰山主峰里大尖,另外有两座较低矮的山向主峰围合,被拟为侍奉母亲的“孝子”,显然叶氏是想借此风水来加强宗族的血缘关系。

祠堂建成后,如感到风水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可以“改造”风水。例如梅县松源王姓总祠,“它所对的山峰中间低一点,不成笔架,后风水先生指点在中间的山峰上建造一塔,从此在该祠堂前向远看,对面山已成笔架。寓意文峰极显,文人辈出……。”

至于说到客家祠堂(尤其是总祠)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一般都较为宏大。大多为上、下两厅结构,每个厅面积都很大,厅的边侧有厢房,两厅之间有天井。也有的祠堂为三厅结构。

客家祠堂的大门两侧、厅堂的墙壁及柱子上,镌该着许多对联,其内容以颂扬宗功祖德的居多。

祠堂上厅是核心位置,上有主堂匾额,所写的就是堂号。其下放置神案,安放祖先牌位,又称神主牌、家神牌,历史悠久的大宗族的祠堂,往往分几层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密密麻麻,蔚为大观。此外,反映宗族人氏功名的载体是堂匾,以这种形式来标明、记载自己光荣的祖先和家族里的优秀人物。

客家人的每一座宗祠里都培养出了若干成功成名人物,能在宗祠里挂匾,就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我在赣州地区石城县长溪赖氏宗祠考察时,就看到祠堂墙上悬挂着几十块堂匾,以激励后人奋发上进。

有的祠堂在厢房设立“养老房”,就是用来安置垂死的老人。有的祠堂还专门设置“棺材间”,堆放备用棺材。老人死后,子女们要到祠堂守灵几天几夜,有的还要请道士超度亡灵,之后,才能出殡安葬。出殡时,祠堂门上方悬一张大红纸,寓“趋吉避凶”、“否极泰来”之意。老人死后的49天内,每逢7天,死者子女要到祠堂悼念死者。

许多的客家祠堂还没有戏台,戏台一般设在下厅,与上厅的祖先牌位相对。

祠堂门前的广场、门口摆设的动物石雕和祠堂内外的石雕、木雕、砖雕和泥塑、灰塑等工艺雕琢而成的各种装饰图案、人物故事无不有中国传统吉祥的寓意。“竹”,也就是“竹报平安”,寓意这一族人很多外出谋生,“鹿”代表俸禄,寓意对做官的一种追求,“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牡丹”寓意荣华富贵等等。

族姓中有功名的人,如某某人在某某年乡试、即省级的考试中高中第几名举人,都要在祠堂前广场上竖起旗杆,以下文光宗耀祖。而树旗杆的基础,就是两块竖在地上面的花岗岩,人称“旗杆夹”,哪家的祠堂门前竖起的旗杆夹越多,说明那家的族姓做官的人多,实力越强。

也有的宗祠前面设有牌坊,那也是一种荣耀的象征。紫金县城下厚街最著名的刘易城公祠门坪前巍然屹立着一座百岁牌坊,五六米高,上面刻着“贞寿之门”的字样。

据介绍,清康熙六十年,时永安县(今紫金县)北门乡饮宾刘吉人之妻廖氏百岁遐龄,乡绅上表朝廷,恳请“建坊旌表”。次年,康熙下旨建造了百岁牌坊。1951年牌坊被毁,2004年重修祠堂时才在门坪前地下挖掘出古牌坊的下半部分,刘姓后人按照族中长者回忆和参照史料,修复了牌坊上半部分并重新树立。现在,这个古牌坊结构精美,雕刻细致而栩栩如生,充满了古风古韵。

游览紫金宗祠街,感触最深的是宗祠文化的内涵深厚,它内含宗族历史、地方人文、古韵风雅,藏着风水玄机和道德文章、姓氏文化,它是维系中华民族各个宗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圣地。我在领略宗祠文化的同时,也开拓了心胸。一个记载着清名臣刘名载谦让乡邻的典故,让我回味无穷。

刘名载(清嘉庆年间中宪大夫)任职期间,接到族人寄书求援,称毗邻江家与他们争建祠地界多年未结。刘名载抄录了一首先贤名诗“千里传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回复来信,告诫族人顾全大局、谦让乡里。刘名载的族人接信后主动沿地界退后三尺。江家人听说事情的缘由后,也将祠堂的地界退后三尺,时人遂将此巷称之为“饶让巷”。此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多么需要礼让精神呀!从我做起,与人相处,礼让、谦恭;对待大自然,友善、慈爱。

朋友,你从“饶让巷”的典故中,感悟到什么呢?

延伸阅读:

1)刘易城公祠:位于紫金县城,前朝官山嶂,后枕状元峰,呼金山网子形,由地师刘易城亲自选址,亥山巳向巳亥与辛亥之间界缝,水口坤申,甲卯来水。

2)刘氏宗祠:寅山申向兼甲庚壬寅金穴,天井辛口放水。该家族人丁兴旺,进士一个,14儿子,86个孙子,下启14房。

3)刘氏总祠:紫金山下,儒林街47号,后枕紫金山,面向鸡公嶂,左有秋香江,右有北门河,寅山申向,辛水长流。

4)叶氏宗祠:亥山巳向巳亥与辛亥之间界缝,天井放午水。

5)陈氏宗祠:巳丙山亥壬向(丁巳与乙巳之间的界缝),水口坤申,艮寅来水。

6)黄氏宗祠:亥山巳向兼壬丙辛亥金龙,天井放水出午,神台亥壬山之间界缝小空。

7)苏氏宗祠:位于下厚街,坐向同上。 (星座m.shenpowang.com)

8)陈氏故居:壬山丙向兼亥巳癸亥水龙,庚酉出水,甲卯来水。

加载全文
相关阅读
查询工具
观音灵签 关帝灵签 姓名打分 姓名配对 生日密码 生命灵数 月老灵签 生肖配对 星座查询 星座配对 生日算命 周公解梦 苏珊米勒 星座性格 最佳配对 生日性格
为您推荐
风水学镇宅宝物鱼缸,五帝钱详解

风水学镇宅宝物鱼缸,五帝钱详解

用品

卧室中,床的摆放有什么讲究

卧室中,床的摆放有什么讲究

卧室

职场不顺,是这些布置影响你

职场不顺,是这些布置影响你

办公室

2024年财神方位在哪里 龙年财位在哪个方向

2024年财神方位在哪里 龙年财位在哪个方向

招财

床头为什么不能朝正西?

床头为什么不能朝正西?

卧室

家居风水:门对窗的风水怎么办?

家居风水:门对窗的风水怎么办?

家居

碗上的风水你知道多少?

碗上的风水你知道多少?

家居

办公桌:应如何摆放旺财物品?

办公桌:应如何摆放旺财物品?

住宅

漏财的原因终于知道了,竟然跟这些有关!

漏财的原因终于知道了,竟然跟这些有关!

招财

不利卫生间位置对我们的影响!

不利卫生间位置对我们的影响!

住宅

租房风水的忌讳你知道多少?

租房风水的忌讳你知道多少?

住宅

长寿健康的客厅风水,你值得拥有!

长寿健康的客厅风水,你值得拥有!

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