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揭秘如何数字解开孩子的心锁
梁荣恩(作) 星座网对于初为人父母的朋友来说,除了如何令孩子没有病痛、快快乐乐地成长外,接着最在意的就是如何与他们相处,以及如何协助他们表现出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嬴在起跑在线上“。小孩子还不大会讲话,又暂时不懂好好地表达自己,要好好了解他们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都会有在最近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的田亮一样之叹,一方面很想成为一个“慈祥的爸爸”,一方面又很难理解小孩子的世界。
当然,很多人都会借助西方占星、紫微斗数或八字等心灵工具为协助,然而学习这些工具需要不少的时间,把他们学好的时候,儿女都大了。远水始终不可以救近火,到底有没有一些快捷方便的方式可以为我们带来当中的讯息呢?答案自然是有的,其中的一种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技巧——制约数字(Conditioning Number)。
制约数字是希腊流派生命数字学(Numerology,又译为生命灵数)的其中一个技巧。相传这一流派的发明者是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495年)所创立的,内容是把出生年月日,以及姓名整合分析。当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主命数(Life Path),一般人说的几号人,即是代表该人的主命数为何。本文所要说制约数字是主命数当中的一个部分,然而内容更加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制约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所用的数据只需要个案的出生月数字和出生的日数字,因此我们只需要知道身边孩子们的生日,即可找出他们各自的制约数字。计算方法如下,将生日的月数字和日数字全部变成个位数,求出总和,如果结果大于10,即这个和的总数的数字化为个位数,再相加一次。
以生日在9月19日的例子:9+1+9=19;1+9=10;1+0=1
所以此人的制约数字就是1。
之后我们可以分析这个制约数字的意涵。我们想象自己是一个小孩子,面对什么都是新鲜的、不确定的地方,又听不懂其他人的叫声时(主要是说话,不排除真的只是叫声),最想做的事基本上就是如何尽量融入这个“社会”,以及要做什么才可以获得生存和爱。我们会以自己的小眼睛和小脑袋不断的去“观察”,希望尽早得到当中的答案。然而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醒我们,当我们要观察一件事时,我们必须有一个观点与视角(原文中称为前题),我们都只用我们的角度去看世界,而这些不同的视角,正就是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因素。而这个我们的固有视角,就是由制约数字表现出来的。他对我们世界观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如同占星中的上升星座一样,他们表现了个人的世界观之外,还告诉了我们是以什么样的机制去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最想达成的东西,虽然最想达成的东西不等于我们如何获得成功,然而我们好好地引导,就可以将之用在最有效的方面,孩子也可以赢在起跑线上了。
以下是各制约数字所带来的特质以及建议:
数字1.
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要表现,通常出现在长子,或者家族中最大的孩子当中。不过一定的是他们都在大家的期许中成长,自然就觉得受到大家的关注是必然的,所以长大后都会很努力的去开展事情,不停的变出新花样,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开展不是问题,然而在我们必须不停地给予新鲜感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维持高产能,最后很多的事情都会半途而废,或者是样样通,样样松的状况。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是小孩被太多别人的期许所左右,而很难把心中真正的想法表现出来,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自己不好,没有应得的价值,所以只通过不停地开展,不停地表现,来满足身边人的期盼,来麻痹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父母的解决方法是要好好鼓励小孩表现自己的想法,以及创造出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发展,不要在途中加入过多的意见。另外就是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尊重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培养孩子独立。这样小孩就会表现出当中正面的特质,如有独创性、领导才能和刚毅。
2.
这个数字代表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活动,特别容易出现家中的中间排名的孩子,或者是家族中比较小的孩子当中,然而在当中必定出现的环境是,关于责任、成就、独立等议题都已经由家庭中其他成就处理好,所以剩下的任务就是维持家庭的和谐。在他们小小的内心中很早就存在一个指令,其他人的痛就等于自己的痛,所以在其他家庭成员有不开心或其他激烈情绪时,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在家庭治疗的观念中,他们是整个家庭情绪的出口,因此他们就很容易代替整个家庭把他们的情绪表现出来,所以他们是最容易有很多非社会行为的人,也是很多心理医生最关心的人。
作为父母千万不可以令他们压抑情绪,在华人社会中,我们都觉得大哭大笑是不对的,因为会觉得没有礼数,然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合理的渠道发泄自己的情绪,才可以健康成长。在教会他们好好的表达情绪后,他们自然就可以表现出他们的积极优势:了解其他人,感受其他人的需要,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这个数字非常需要快乐,比较容易出现在大家庭当中,或是邻里关系很多,常常有不同的人出入的家中;然而当中必然出现的是家庭环境有很多的不稳定性,上面说的是其中一个可能性,更加负面的可能性就是家中有一些人特别需要其他人照顾,如有心理疾病,或特别暴躁的人出现。他们很自然的就想和这些麻烦或不可以预期的介入作出一个距离,因此就会对所有麻烦做出回应。
他们想推开麻烦事的机制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永远在面带微笑,把其他人变得开心,把问题解决,自然就消除了问题;第二就是与环境同化,拒绝了快乐,最后忘记了快乐的味道。
要好好的引导他们,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力,同时也可以令小孩更多适应四周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令他们知道快乐是一个人的事,而不是要由其他人赐予的。另外,也可以在创造或艺术当中给自己和现实之间一个喘息的空间。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