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姓的来源
星座网
赫连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南匈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赫连氏源出历史上的匈奴民族。因匈奴单于取汉室女子为妻,其后裔子孙有跟随刘氏者。至东汉末至两晋十七,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部首领叫右贤王刘去卑,他的一个后代自称为夏王,并将刘姓改为赫连氏,意思是赫赫与天连接。那时匈奴族人对姓氏常作改动,和中原人的习惯不一样,也因为他们的社会形态也还落后些,权力和财产的承继关系也不稳定,所以姓氏的沿用也不稳定。到西晋时期,刘虎改为铁弗氏。东晋十六国时期,刘虎的曾孙南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勃勃称自号“大夏天王”,傲称自己“云赫连天”,改姓名为“赫连·勃勃”,他建立了著名的夏国,汉史称“胡夏”,其王族子孙遂以“赫连”为氏,世代相传。按史籍《晋书》的记载:“赫连氏为刘元海之族,篡位自称天王,有诏书曰:我的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后,改姓姚,与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随母亲姓齐。子孙随母姓是不合礼仪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随母姓的,有随父姓的,我现在要根据礼法改变这种习惯。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现在改姓称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统的子孙,皆以铁伐为氏。愿我的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能征善战。”
2、源于北匈奴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两晋时期,鲜卑吐谷浑部攻破并灭了大夏国(胡夏),俘虏赫连氏王族。后来,吐谷浑部自己部族中也有人以赫连为姓氏,成为鲜卑赫连氏一族,后有省文简改为汉字单姓赫氏、连氏者,逐渐融合于汉族,皆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赫连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匈奴民族姓氏,但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十七位门阀。赫连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赫连姓源出历史上匈奴有此姓。因匈奴单于取汉室女子为妻,子孙跟随刘姓。古代汉朝时,北方有个匈奴族部落,首领叫右贤王刘去卑,他的一个后代又自称为夏王,并将刘姓改为赫连姓,意思是赫赫与天连接。那时匈奴族人对姓氏常作改动,和中原人的习惯不一样,也因为他们的社会形态也还落后些,权力和财产的承继关系也不稳定,所以姓氏的沿用也不稳定。西晋刘虎改为铁弗氏。东晋,刘虎曾孙勃勃称大夏天王,建国夏,又改复姓“赫连”氏。历史上吐谷浑族中也有赫连这个复姓的。
三、郡望堂号
郡望
盛乐郡:西汉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祁县以东广大地区,郡治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堂号
盛乐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乐川堂:北周有赫连达,是赫连勃勃之后,刚鲠有胆量。他年少时随贺拔岳征伐有功,赐为长广乡男爵。后来又迎接宇文泰匡,收复秦、陇、弘农,战于沙苑,皆有功。武帝时拜大将军、夏州总管。他廉俭仁恕,进爵仁恕,进爵乐川郡公卒。赫连氏因以“乐川”、“仁恕”为堂号。 (星座m.shenpowang.com)
仁恕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