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每一个干支纪年,都是六十年一遇的中国年。
甲者,万物剖符甲而出,为天干第一位。
辰者,万物经震动而长,为地支第五位。
2024年,甲辰年已经到来,我们一起来回顾过去600多年中,历史上的甲辰年发生过哪些大事。
1364年:朱元璋称王
元末,群雄并起。在向西打败长江中游的劲敌陈友谅后,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等为平章政事,并下达诏令:“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元氏暗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今宜鉴之。”
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后,将下一个目标指向东南的张士诚。
南方各路军阀中,唯有朱元璋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他先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占据湖广、江西、浙西、淮东、浙东等大片领地,并蚕食元朝在江南的残余势力,随后发兵北伐,在1368年“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王朝。
1424年:明成祖第五次远征漠北
蒙古远遁漠北后,多次南下侵扰边境,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自己的“龙兴之地”北京,并多次亲征漠北鞑靼、瓦剌诸部。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最后一次踏上了亲征漠北的征途。这一次,明军没有捕捉到鞑靼的踪影,所获甚微。当年七月庚寅日,朱棣下令班师,当大军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古海拉尔)时,戎马倥偬的永乐大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1484年:陕西、山西、河南发生大旱灾
这是明宪宗成化二十年。
是年秋,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出现大旱灾。
巡抚陕西右副都御史郑时等上奏称:陕西连年大旱,到这一年更加剧烈,满路皆是饿死之人,有人气还未绝,已被人割食。
巡抚山西左佥都御史叶淇上奏说:饿死者不可数计,父弃其子,夫卖其妻,甚至有全家聚哭投河而死者。
明宪宗下诏,免灾区税粮,由南京、江西等地转漕运粮六十万石,由水路运至河南,分发三灾区,次年发金二十五万赈济。
自然灾害如同梦魇,降落在气候严峻的土地上,将在一百多年后成为压垮明朝的其中一根稻草。
1544年:严嵩执掌朝政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九月,许赞、张璧入阁,不得预票拟,严嵩作为首辅,大权一归之。
严嵩上台后,与其子严世蕃在朝中大肆培植势力,排斥异己。严嵩为首辅二十年,严家势力最盛时,严嵩的孙女嫁到山东去,做了孔子第64代裔孙衍圣公孔尚贤的一品夫人。严家在京城中的府第大肆扩张,强占了闹市区三四个街区,亭台楼阁极尽奢华,古玩奇画不计其数。
但在驭臣有术的明世宗看来,严嵩的权势不过如过眼烟云。严嵩下台后,严党树倒猢狲散,据说严嵩死前寄食于墓舍,死后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人前去吊唁。
1604年:沈有容驱离东印度公司
时值大航海时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将魔爪伸向东亚。这一年,荷兰人韦麻郎等至福建请求互市,见明朝当局不感冒,便率领三艘船舰前往澎湖。正巧明军换防,韦麻郎趁机登陆澎湖岛(马公岛),企图强占此地。
接获消息后,都司沈有容带领兵船50艘、约2000人马前往澎湖。沈有容不顾自身安危,单枪匹马前往澎湖天后宫会晤韦麻郎,要求其撤出澎湖。荷兰人见互市无望,双方兵力亦相差悬殊,只好撤离澎湖。
沈有容驱离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明朝立“沈有容谕退红毛番碑”表彰其功。此碑现仍保存于台湾省澎湖县,表现中华儿女抗击外敌的气概。
1664年:张煌言遇害殉国
南明在东南沿海的最后一支孤军由张煌言(号苍水)率领,奋战到了这个甲辰年。清军通过叛徒找到张煌言的下落,将其俘虏,经过反复劝说,张煌言仍不愿降清。
九月,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临刑前“坐而受刃”,面无惧色,只是抬头望见西湖之畔的吴山,叹息道:“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张煌言牺牲后,葬于西湖边,与南宋岳飞、明代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史称:“煌言死而明亡。”
1724年:雍正推行“火耗归公”
雍正在位的第二年,推行一项重大财政改革——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
火耗,原指地方官在征收钱税时,通常会多征一些钱财,以应付各种原因导致的损耗,这些额外税收没有计入国库,而是落入地方官手里。
火耗归公推行后,将“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明确规定征收比例的方式,意在加强征税权力,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为了配合火耗归公,雍正还实行了“养廉银”制度,在正俸之外发给官员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意在整顿吏治。
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
1784年,“中国皇后号”在纽约港扬帆起航,开始美国对华贸易的首次航行。
这艘船穿过大西洋,在佛得角停靠后继续航向非洲南端,并经印度洋到达爪哇岛,这里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海上路标。
8月28日,在航行半年,穿过13000英里的航程后,“中国皇后号”由引水员带领,从澳门溯江而上,抵达广州黄埔港。
不久前刚建国的美国与古老的东方帝国,在此初次相遇。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此前在鸦片战争中隔岸观火的美国,这一年与清政府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了《望厦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这也就是说,之前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美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坐收渔翁之利,有些条款还比英国更过分。
这是清政府和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特增加一次会试,时称“甲辰恩科”。各省的举人齐集京城,33岁的河北人刘春霖最终脱颖而出,获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
第二年,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盛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戛然落幕。而科举制的废除,让刘春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后来,他自嘲,说自己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中国西北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此之前的数年里,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舍弃个人生活,默默无闻地投身到科研工作中,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此期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和技术人员,只能靠中国人自立自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甲辰年,东方龙吟震惊了世界。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
2024年,又一个甲辰年到来。